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脑缺血再灌注(L/R)损伤大鼠脑组织中补体C1q与C3c的表达,探讨补体反应与小胶质细胞在脑I/R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4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I/R模型24h、72 h、7d、15 d组,线栓法建立局灶性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模型.尼氏体染色观察神经元结构,免疫组化法检测CD11b以及C1q、C3c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sham组相比,I/R 24 h组脑组织尼氏体染色加深,随后染色反应减弱,尤以I/R 72 h组减少最为显著;I/R 24 h组脑组织CD11b表达增多且在I/R 72 h组达到峰值,随后逐渐减少,与sham组比较,全部模型组差异显著(P<0.05);I/R24 h组脑组织C1q与C3c急剧增多且在I/R7 d组达到峰值,随后见下降趋势,全部模型组与sham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脑I/R损伤大鼠脑组织中C1q、C3c与CD11b的表达呈正相关.提示脑I/R损伤后,启动了脑内固有免疫反应,补体C1q与C3c活化,同时激活小胶质细胞,在脑I/R损伤中起到保护或损伤作用.
推荐文章
丁苯酞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色素-C的影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丁苯酞
细胞凋亡
细胞色素-C
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血清胱抑素C及补体C1q变化及临床意义
重度子痫前期
肾功能
胱抑素C
补体C1q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补体C1q与C3c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
来源期刊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补体 脑缺血/再灌注 小胶质细胞 炎症
年,卷(期) 2013,(9)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97-900
页数 分类号 R392.11|R743.31|R364.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闻文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检验系临床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47 267 9.0 14.0
2 罗浩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检验系临床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9 82 6.0 9.0
6 周丽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医学实验中心 27 148 7.0 11.0
7 杨凤真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检验系临床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6 24 3.0 4.0
8 温蒲圆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神经内科 5 51 5.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6)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补体
脑缺血/再灌注
小胶质细胞
炎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月刊
1007-8738
61-1304/R
大16开
西安市长乐西路169号
52-184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13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39763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