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哲学思想的本体论层面,苏轼认为万物“性”的本质无法准确把握,故不可以用善或者恶来做定论,朱熹将“性”等同于“理”,坚持性善的主张;在方法论层面,苏轼提倡根据现实需要而不断变通,而朱熹倡导通过“格物致知”来通晓贯通于万物的“理”,在此过程中执守道德的规范.苏轼与朱熹史学思想的差异可被概括为:苏轼侧重于以成败论史,在因时而变思想的引导下反思历史人物的处事策略,朱熹则在对历史的评述中坚守对道德和正统的强调.
推荐文章
朱熹民本思想的政治哲学意蕴及其当代价值
朱熹
民本思想
政治哲学
人民民主
朱熹法律伦理思想简析
朱熹
法律伦理
立法伦理
司法伦理
朱熹“理一分殊”命题思想研究之管窥
朱熹
“理一分殊”
命题思想
近代历史哲学的思想萌芽--略论马基雅维里的史学思想
马基雅维里
史学贡献:近代历史哲学
思想萌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变通与执守——苏轼与朱熹哲学、史学思想差异探析
来源期刊 励耕学刊(文学卷) 学科
关键词 苏轼 朱熹 变通 执守
年,卷(期) 2013,(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64
页数 14页 分类号
字数 1049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裴云龙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10 18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苏轼
朱熹
变通
执守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励耘学刊(文学卷)
半年刊
978-7-5077-4376-0
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7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6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