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岩浆热液矿床是在地壳浅部形成的,恰好位于浅源地震的震源深度范围.文章将地震机制中的微裂隙群区理论引入到岩浆热液矿床成矿过程中,地震组合模式中闭锁带必须在下一次断裂滑动之前破坏,所以这个带为微裂群区和它相关的震源区的核心.文章认为微裂群区理论不但揭示了孕震机制,同时也揭示了岩浆热液矿床形成过程,岩浆热液侵位与断裂形成过程中微裂群区的形成发展密切相关,成矿期矿体范围内应力场与区域应力场呈共轭关系.微裂群区即为岩浆热液矿床的矿化富集场,控矿的隐爆角砾岩带也与微裂群区密切相关.
推荐文章
华南花岗岩岩浆期后热液与铀成矿热液的初步对比
华南花岗岩
流体包裹体
铀矿床
流体对比
CO2和HCO-3
试论岩浆流体成矿作用
岩浆流体
斑岩型铜矿
浅成低温热液
成矿作用
新疆准东淖毛湖北山火山-岩浆热液型金矿床成矿模式
金矿床
断裂
火山构造
火山-岩浆热液型
含矿热液
秦岭印支期岩浆作用与成矿研究
秦岭造山带
印支期
岩浆作用
成矿作用
构造演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地震微裂群区与岩浆热液成矿
来源期刊 地质找矿论丛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微裂群区 闭锁带 震源区 像力 岩浆热液 隐爆角砾岩
年,卷(期) 2013,(4) 所属期刊栏目 矿床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35-539
页数 5页 分类号 P611.13|P315.1
字数 537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6053/j.issn.1001-1412.2013.04.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铁军 11 39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5)
共引文献  (37)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裂群区
闭锁带
震源区
像力
岩浆热液
隐爆角砾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找矿论丛
季刊
1001-1412
12-1131/P
大16开
天津市河东区友爱东道平房4号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2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066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