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基于了解贵州煤炭开发的环境影响及为防治提供依据,对贵州晚二叠世煤的灰分、硫分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通过以往的地质研究成果并结合实验结果的研究表明,龙潭组煤中的灰分由西北至南东逐渐下降,而硫分逐渐上升;其煤质分布有特低灰-高灰煤、特低硫-高硫煤,且灰分、硫分的变化规律与煤层的沉积环境有关;沉积相自西向东由陆相过渡到海相,灰分逐渐降低,硫分逐渐升高.
推荐文章
贵州毕节地区晚二叠世煤质特征及其成煤环境意义
毕节地区
晚二叠世
煤质特征
成煤环境
华南地区晚二叠世煤的稀土元素特征
稀土元素
晚二叠世
华南
滇东老厂煤田晚二叠世聚煤环境剖析与成煤模式
聚煤环境
成煤模式
晚二叠世
滇东老厂煤田
小牛煤矿晚二叠世含煤地层沉积环境与聚煤规律
含煤地层
沉积环境
聚煤规律
小牛煤矿
贵州永城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贵州晚二叠世煤的灰、硫分特征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来源期刊 煤质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晚二叠世煤 煤质特征 灰分 硫分 环境影响
年,卷(期) 2013,(1) 所属期刊栏目 煤质研究与管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17
页数 4页 分类号 TQ533
字数 273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
共引文献  (88)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5)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晚二叠世煤
煤质特征
灰分
硫分
环境影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煤质技术
双月刊
1007-7677
11-3862/TD
16开
北京市和平里青年沟东路5号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内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23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888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