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利用COI基因对水蛭、蚂蟥、柳叶蚂蟥及常见混伪品进行分子鉴定,探讨快速、准确鉴定水蛭及其混伪品的方法.方法 在全国范围内收集水蛭、蚂蟥、柳叶蚂蝗的正品及其混伪品5种,共12份样品,提取DNA,得到其COI序列.用ContigExpress、DNAMAN、DNA STAR、MEGA5等软件进行变异位点分析,并构建正品水蛭及其混伪品的系统聚类树图.结果 水蛭的正品来源蚂蟥、水蛭、柳叶蚂蟥与其混伪品种间存在较多变异位点.由所构建的系统聚类树图可以看出,同属聚在一起,且各物种又形成相对独立的支.结论 基于COI序列的DNA条形码技术可以很好地鉴定水蛭及其混伪品.
推荐文章
两面针与混伪品及近缘种DNA条形码鉴定研究
两面针
DNA条形码
rbcL、trnH-psbA、ITS2序列
鉴定效率
DNA条形码技术在植物中的研究现状
COI基因
DNA条形码
植物
植物DNA条形码技术
ITS
matK
形态分类学
植物DNA条形码
rbcL
trnH-psbA
基于DNA条形码进行鸟类物种司法鉴定
DNA条形码
BOLD平台
物种鉴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COI基因的水蛭及其混伪品的DNA条形码研究
来源期刊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水蛭 COI序列 DNA条形码
年,卷(期) 2013,(1) 所属期刊栏目 中药鉴定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3-66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86.0
字数 216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2157.2013.01.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瑶珺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43 251 9.0 13.0
2 刘春生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159 1169 18.0 27.0
3 刘晓帆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7 85 5.0 7.0
4 徐佳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28 123 7.0 10.0
5 白贞芳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28 165 7.0 12.0
6 吴立洁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7 82 5.0 7.0
7 刘杰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22 276 10.0 16.0
8 戴代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1 3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8)
共引文献  (254)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2)
同被引文献  (241)
二级引证文献  (156)
2003(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4)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6(34)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8)
2017(38)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31)
2018(43)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9)
2019(3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1)
2020(1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水蛭
COI序列
DNA条形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月刊
1006-2157
11-3574/R
大16开
北京北三环东路11号
82-414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72
总下载数(次)
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