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光性眼部手术根据手术部位不同一般分为三大类:即角膜屈光手术、巩膜屈光手术和眼内屈光手术.角膜屈光手术以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assisted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为代表,其治疗低、中度近视效果显著,但在治疗高度近视,尤其是超高度近视(一9.00D以上)时屈光矫正效果、预测性及稳定性均降低.此外,受角膜厚度的限制,-12.00D以上的超高度近视很少施行准分子激光手术治疗.巩膜屈光手术包括巩膜缩短术和巩膜加固术,这类手术通过缩短巩膜或用异体、自体组织加强巩膜,达到缩短眼轴,降低眼球屈光度,防止近视度数加深的效果,主要用于发展迅速的进行性近视和伴有后巩膜葡萄肿的高度近视,但其矫正近视的疗效尚不确切,预测性也较差[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