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由于仅以一阶逻辑无法刻画出人类推理过程中的非单调性,因而逻辑学家尝试建立新的逻辑系统来解决这一问题.这些系统被称为非单调逻辑.它们传统上一般采用的是优先蕴含或者一致性和不可证明性方法;而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越来越多的逻辑学家开始尝试基于一种新的方法实现推理的非单调性,称为论辩理论.为此,探讨论辩系统以及其后基于论辩系统而提出的论辩框架是如何刻画非单调推理的,并分析它们相互之间的联系.
推荐文章
一种基于语义优化非单调推理的方法
多Agent系统
非单调推理
语义距离
语义相似度
语言中的非单调推理
自然语言
非单调推理
限定推理
缺省理论
基于(∮)*系统的一种非单调推理系统
模糊逻辑
非单调逻辑
(∮)*系统
CM系统
P系统
后承关系
动态判断与非单调推理的属性重心坐标表示模型
判断基准变化
动态判断
非单调推理
属性重心坐标表示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非单调推理与论辩系统
来源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非单调推理 论辩系统 论辩框架
年,卷(期) 2013,(9) 所属期刊栏目 逻辑与科学方法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41
页数 6页 分类号 B81
字数 786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8425(s).2013.09.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廖备水 浙江大学哲学系 27 266 7.0 16.0
2 谢凯博 浙江大学哲学系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8)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非单调推理
论辩系统
论辩框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月刊
1674-8425
50-1205/T
重庆杨家坪重庆理工大学期刊社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65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115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