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对未成年人的性格特征、家庭状况、社会交往等背景材料进行社会调查,借此评估未成年被告人的人身危险性,对于法院准确量刑,尤其是判处非监禁刑以及实现个别化矫正都意义重大。我国立法已对社会调查制度进行了相关规定,但在司法实践中该制度并未得到充分运用。高昂的调查成本与巨大的办案压力使得办案机关在案件处理过程中极少启动调查制度。根据立法规定调查报告对案件判决仅具有参考价值,在法律并未规定必须强制调查时,社会调查制度在实践中显然难以摆脱流于形式的"戴着脚镣跳舞"式的自娱自乐的命运。从立法上规定社会调查程序的强制启动,克服规范选择的随意性就成为解决困境的必由之路。为论证该思路之可行性,笔者分别从刑法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法经济学的角度考量了路径的正当性,并在借鉴外国立法规定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调查程序的强制启动机制,同时设计出相关的配套制度,以期对立法有所裨益。
推荐文章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究
未成年人
思想道德建设
南宁市未成年人网络新媒体适应性现状调查分析
未成年人
网络新媒体适应性
调查
分析
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和惩治
未成年人
犯罪
预防
惩治
拓展基层图书馆未成年人阅读服务
基层图书馆
拓展
未成年人
阅读服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中社会调查制度之运行困境与出路——以调查程序启动的强制性为落脚点
来源期刊 法治论坛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未成年人刑事司法 社会调查 强制启动 配套机制
年,卷(期) 2013,(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0-345
页数 16页 分类号 D924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培芹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7)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8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未成年人刑事司法
社会调查
强制启动
配套机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法治论坛
季刊
16开
广东省广州市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93
总下载数(次)
27
总被引数(次)
497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