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评价盆腔动态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应用耻尾线(pubococcygeal line,PCL)和耻骨中线(midpubic line,MPL)诊断盆腔多器官脱垂疾病程度的价值.方法 对21例临床疑诊盆腔器官脱垂患者分别进行POP-Q测量及动态磁共振检查,用盆腔矢状位MRI Fiesta扫描序列获得患者静息和最大用力屏气期间盆腔矢状面影像,分别测量PCL线和MPL线,评价有无阴道前壁脱垂,子宫脱垂和阴道后壁脱垂及脱垂程度,与POP-Q测量的结果进行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 MRI经PCL线诊断阴道前壁脱垂、子宫脱垂、阴道后壁脱垂分度与POP-Q的一致性分别为k=0.018、k=0.257、k=0.118;MRI经MPL线诊断阴道前壁脱垂、子宫脱垂、阴道后壁脱垂分度与k=0.169、k=0.250、k=0.118.结论 盆腔动态MRI行PCL线和MPL线均能全面评价盆腔多器官脱垂情况,但两者与临床POP-Q检查对盆腔器官脱垂分度的一致性不高.
推荐文章
盆腔器官脱垂病变的MRI技术应用进展
盆腔器官脱垂
磁共振成像
手术并发症
康复治疗
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病人肛提肌的MRI评价
盆腔器官脱垂
肛提肌
动态磁共振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有限元分析
盆底薄弱及盆腔器官脱垂的MRI检查
盆底
薄弱
脱垂
磁共振成像
动态MRI评价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的初步研究
盆底功能障碍
盆腔器官脱垂
磁共振成像
盆腔脏器脱垂定量分期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动态MRI应用耻尾线及耻骨中线诊断盆腔多器官脱垂分度的初步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学科
关键词 盆腔功能障碍 磁共振成像 耻尾线(PCL) 耻骨中线(MPL)
年,卷(期) 2013,(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49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263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1861.2013.01.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建六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 596 4427 29.0 45.0
2 洪楠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放射科 103 588 14.0 19.0
3 武靖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放射科 18 163 7.0 12.0
4 苗娅莉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 32 220 9.0 14.0
5 康钰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放射科 13 47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30)
199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20(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盆腔功能障碍
磁共振成像
耻尾线(PCL)
耻骨中线(MPL)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双月刊
1672-1861
11-4967/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大街11号
80-28
200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73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693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