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分析腰椎融合术后症状性相邻节段退变的原因及再手术治疗效果。方法自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我科共收治的15例腰椎融合术后相邻节段退变病例,自初次融合手术至再次手术平均时间6.7(6.1~8.3)年,临床表现为初次手术后症状缓解,2次手术前6~12个月再次出现腰痛伴下肢放射痛、麻木,间歇性跛行。影像学表现为融合节段的上位或下位运动节段出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退变性节段不稳定。经保守治疗效果差。须再次手术。其中10例经 CT 重建发现融合节段骨性融合,拆除初次内固定,进行相邻节段椎板减压,并咬除间盘突出侧的部分或全部关节突,切除间盘,进行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4例发现融合节段融合欠佳,保留原有内固定,向上扩大椎板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并延长内固定。1例融合不确实,行原有内固定取出,改用 Dynesys 动态椎弓根内固定并延长至上位相邻节段。手术时间平均160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560 ml。术后随访6~18个月。采用 VAS 评价腰腿痛改善情况,ODI 评价术后生活能力改善状况。结果15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有1例因硬膜粘连出现硬膜撕裂,术后出现脑脊液漏,经伤口加密缝合,脑脊液漏愈合。所有病例未出现神经功能恶化。术后腰腿痛 VAS 由术前的平均6.5分降至术后的1.6分。ODI 指数由术前的35%降至术后11%。结论腰椎融合术后相邻节段退变再手术,在去除部分或全部关节突,谨慎分离粘连组织,充分减压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内固定方式,能够取得满意的效果。
推荐文章
经皮腰椎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症状性邻近节段退变的疗效分析
经皮腰椎椎间孔镜术
症状性邻近节段退变
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
颈椎椎间盘切除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比较
颈椎病
椎间盘切除融合术
邻近节段退变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腰椎融合术后症状性相邻节段退变原因及再手术治疗
来源期刊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椎间盘退行性变 椎间盘移位 腰椎 再手术 脊柱疾病
年,卷(期) 2013,(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9-352
页数 4页 分类号 R681.5|R687.3
字数 360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252X.2013.06.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放 北京军区总医院创伤骨科研究所 149 1171 18.0 26.0
2 赵广民 北京军区总医院创伤骨科研究所 44 342 11.0 1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7)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椎间盘退行性变
椎间盘移位
腰椎
再手术
脊柱疾病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月刊
2095-252X
10-1022/R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51号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原304医院)全军骨科研究所
82-759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90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161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