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实现TSV硅衬底表面微粗糙度及去除速率的优化,对影响TSV硅衬底精抛后表面微粗糙度的关键因素——抛光液组分的作用进行分析.采用正交实验方法进行精抛液组分(包括有机胺碱、螯合剂、磨料和活性剂)配比控制的组合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抛光液组分中活性剂体积分数对CMP过程中硅衬底片表面微粗糙度及去除速率的影响最为显著.优化抛光液组分配比条件下,CMP后硅衬底表面微粗糙度可有效降到0.272 nm(10 μm×10 μm),去除速率仍可达到0.538 μm/min.将优化后的抛光液与生产线上普遍采用的某国际商用抛光液进行对比,在抛光速率基本一致的条件下,粗糙度有效降低50%.
推荐文章
表面粗糙度对表面应力集中系数和疲劳寿命影响分析
表面粗糙度
微缺口
有限元
应力集中系数
疲劳寿命
翼型表面粗糙度对结冰的影响分析
粗糙度
对流换热
粗糙微元
冰形
纺纱胶辊表面粗糙度初探
纺纱胶辊
表面粗糙度
合理
成纱质量
面齿轮磨削表面粗糙度建模与实验分析
面齿轮
碟形砂轮
磨削
表面粗糙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TSV硅衬底CMP后表面微粗糙度分析与优化
来源期刊 微纳电子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硅通孔(TSV) 抛光液 活性剂 抛光速率 表面粗糙度
年,卷(期) 2013,(8) 所属期刊栏目 加工、测量与设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23-527
页数 分类号 TN305.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4776.2013.08.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玉岭 河北工业大学微电子研究所 263 1540 17.0 22.0
2 孙鸣 河北工业大学微电子研究所 18 95 6.0 9.0
3 王辰伟 河北工业大学微电子研究所 80 287 8.0 10.0
4 张宏远 河北工业大学微电子研究所 5 15 2.0 3.0
5 杨昊鹍 河北工业大学微电子研究所 5 20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3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硅通孔(TSV)
抛光液
活性剂
抛光速率
表面粗糙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微纳电子技术
月刊
1671-4776
13-1314/TN
大16开
石家庄市179信箱46分箱
18-60
196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66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1697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