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国都南迁后,北平借助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着力塑造自己作为"文化城"的新形象。从1928年至1931年"繁荣北平"活动中确立北平"文化中心"地位的努力,到1932年一些学者提出设北平为"文化城"的倡议,一直到1934年至1935年袁良主政期间的旧都文物整理计划,文化可谓是贯穿这一时期北平历史的主线。在20世纪30年代北平的特定历史语境中,文化作为物质载体得到凸显,其中包含着丰富和充满张力的多层次:在时间上过去与现在相交织,在空间上则可以看到本地、民族国家和全球化三重视野的映照。
推荐文章
20世纪60年代欧美时尚巨变
年轻风暴
街头时尚
“逆上升”流行
高级成衣业
20世纪30年代广西对外贸易整治述评
20世纪30年代
对外贸易
整治
述评
浅谈中国20世纪20年代浪漫主义研究
浪漫主义
抒情性
个人主义
20世纪30年代《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在中国的译介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中国
译介
社会现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20世纪30年代北平“文化城”的历史建构
来源期刊 文化研究 学科 社会科学
关键词 北平 文化城 古物南迁 旧都文物整理计划
年,卷(期) 2013,(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7-142
页数 16页 分类号 G129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季剑青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 42 33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北平
文化城
古物南迁
旧都文物整理计划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化研究
季刊
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华龙大厦B座1605室社会科
2-2985
200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9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83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