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采用静息态功能MRI (fMRI)功能连接分析技术,观察全面强直阵挛癫痫患者发作间期静息态脑网络的改变,探讨强直阵挛癫痫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 52例全面强直阵挛癫痫患者与57名止常志愿者(对照组)参与了,本研究.采集闭眼静息态fMRI数据.分别以双侧丘脑,双侧后扣带皮质为种子点,观察丘脑网络、默认网络(DMN)在患者中的功能改变.结果 组内单样本t检验结果提示,以双侧丘脑为种子点的功能连接模式主要分布于额顶叶,而以双侧后扣带皮质为种子点的功能连接模式主要表现为默认网络.进一步组间比较发现,患者的丘脑与双侧运动皮层及右侧岛叶的功能连接增强,而与DMN脑区及基底节的功能连接减弱;而DMN内部与后扣带皮质的功能连接在双侧颞极、内侧前额叶和缘上回的功能连接减弱,而与双侧角回、丘脑和左侧额上回的功能连接增强.结论 丘脑是强直阵挛癫痫网络的重要节点,它与运动皮层间增强的功能连接可能与癫痫发作时患者肌肉的强直阵挛有关.而默认网络内功能连接的异常可能与癫痫发作时的意识丧失有关.即使在发作间期,全面强直阵挛癫痫的脑功能也有着显著改变.
推荐文章
基于ICA和图论方法的脑电β波静息态功能连接
脑电图
β波
独立成分分析
功能连接
正常脑老化中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功能连接的研究进展
脑老化
静息态
功能磁共振
功能连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全面强直阵挛癫痫静息态功能连接脑网络研究
来源期刊 磁共振成像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癫痫,强直阵挛 磁共振成像 静息态功能连接
年,卷(期) 2013,(1)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2
页数 5页 分类号 R445.2|R742.1
字数 335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8034.2013.01.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卢光明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医学影像科 398 3897 27.0 38.0
2 张志强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医学影像科 84 669 14.0 19.0
3 季公俊 1 20 1.0 1.0
4 廖伟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和认知与脑疾病研究中心 2 25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30)
二级引证文献  (55)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6(1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7(1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8(1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9(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癫痫,强直阵挛
磁共振成像
静息态功能连接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磁共振成像
月刊
1674-8034
11-5902/R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95号智能大厦9层
201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59
总下载数(次)
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