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分子模拟技术与岩心流动装置相结合的优势,研究了相对渗透率调节剂的控水机理.为了从分子层面考察相对渗透率调节剂调节油水渗流的原理,构建了油水混相通过负载于二氧化硅表面的相对渗透率调节剂的动态模型.结果显示,聚合物分子在水相中呈舒展状态,而在油相中呈收缩状态,油相压缩相对渗透率调节剂膜;模拟计算油水混相通过相对渗透率调节剂的扩散系数比为4.2,与岩心驱替实验结果一致,两者结合验证了合成的相对渗透率调节剂达到了分子结构设计的要求,具有相对渗透率调节能力.相对渗透率调节剂控水机理是:相对渗透率调节剂遇水膨胀后,水相以渗流方式通过相对渗透率调节剂时,由于水与相对渗透率调节剂分子链的极性部分相互作用,通过速率较慢;由于油水两相具有界面,油相对吸水后的相对渗透率调节剂弹性膜施加压力,形成油相通道,使油相快速通过.
推荐文章
合成基钻井液流型调节剂的研制及其作用机理
流型调节剂
合成基钻井液
吸附
机理
深水
生长调节剂对木本花卉扦插生根的影响机理研究
木本花卉
生长调节剂
扦插生根
生长调节剂浸种对香樟种苗的影响
香樟
发芽率
赤霉素
萘乙酸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相对渗透率调节剂作用机理
来源期刊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相对渗透率调节剂 分子模拟 选择性堵水 控水 标准流体阻力比
年,卷(期) 2013,(1) 所属期刊栏目 油气钻采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4-106,110
页数 4页 分类号 TE358.3
字数 333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宋金波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12 42 4.0 6.0
2 郑铎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7 15 2.0 3.0
3 燕春如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6)
共引文献  (55)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3)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相对渗透率调节剂
分子模拟
选择性堵水
控水
标准流体阻力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双月刊
1009-9603
37-1359/TE
大16开
山东省东营市聊城路3号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86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4223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