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提出了基于颤振机理的微型风能收集器,采用颤振的柔性梁牵引锆钛酸铅(PZT)压电梁发生振动.通过风洞实验研究了柔性梁颤振发生的过程,发现颤振发生在切入临界风速与切出临界风速之间.分析了柔性梁的长和宽对器件性能的影响,发现随柔性梁长度增加,收集器的临界风速、颤振频率、输出电压和功率等性能都减小;随着宽度增加,临界风速基本不变,而颤振频率、输出电压和功率都增加.微型风能收集器的最低临界风速为6.4 m/s,最大输出功率为1.30 mW.结果表明柔性梁结构降低了PZT梁的切入临界风速,提高了输出功率,证实了基于柔性梁颤振结构的微型风致振动能量收集器的可行性.
推荐文章
压电式微滴喷头电源驱动系统设计与实现
压电陶瓷
驱动系统
STM32
功率放大
微滴喷头
压电式微滴喷头
压电振动能量收集器的等效电路建模分析与实验验证
压电
振动能量收集器
有限元
机电类比
等效电路
多功能烟头收集器的三维结构设计
烟头
光伏板
Wi-Fi
结构设计
PLC
带质量块的微型压电式风能采集器研究
风能采集
风致振动
压电
漩涡脱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柔性梁颤振机理在压电式微型风能收集器设计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重庆大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颤振 风致振动 柔性梁 压电换能器 收集器
年,卷(期) 2013,(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5-150
页数 分类号 TN384|TN71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835/j.jssn.1000-582X.2013.08.0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温志渝 重庆大学新型微纳器件与系统技术国家重点学科实验室 143 1259 18.0 26.0
10 赵兴强 重庆大学新型微纳器件与系统技术国家重点学科实验室 9 151 7.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26)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2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颤振
风致振动
柔性梁
压电换能器
收集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重庆大学学报
月刊
1000-582X
50-1044/N
大16开
重庆市沙坪坝正街174号
78-16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49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8573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