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楔形气隙极大地降低了气隙的击穿电压,从而在流动氩气中实现了大气压下较大气隙宽度的介质阻挡放电。通过毫秒量级曝光时间拍照,对放电的动力学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外加电压较低时放电为条纹斑图,且在条纹的周围伴有均匀的晕;随外加电压升高,放电会过渡到均匀模式。研究表明微放电总是产生于窄气隙区域,然后沿着气流向大间隙方向定向移动,因此在较低电压下实现了大气隙宽度的介质阻挡放电。在较低电压下,通过微秒量级曝光时间拍照,发现每一个微放电丝都是由介质板间的体放电和介质表面上的沿面放电组成。分析认为,毫秒量级曝光时间照片(视觉上的)条纹源于体放电随着气流的定向移动,均匀晕是不同时刻的沿面放电的叠加。这些研究结果对大气压均匀放电在工业方面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推荐文章
大气压下影响介质阻挡放电的因素分析
介质阻挡放电
影响因素
功率
大气压大面积空气中水电极介质阻挡放电实验研究
介质阻挡放电
大气压
水电极
大面积
演变规律
大气压氖气介质阻挡放电研究
介质阻挡放电(DBD)
大气压辉光放电
汤森放电
气体放电
种子电子
首次击穿
用大气压下空气辉光放电对聚四氟乙烯进行表面改性
等离子体
大气压下辉光放电
介质阻挡放电
表面改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气压下较大气隙宽度介质阻挡放电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 放电丝 沿面放电
年,卷(期) 2013,(4) 所属期刊栏目 等离子体应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4-378
页数 5页 分类号 O433.1
字数 138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雪辰 河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河北省光电信息材料重点实验室 80 442 12.0 18.0
2 贾鹏英 河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河北省光电信息材料重点实验室 44 132 6.0 10.0
3 常媛媛 河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河北省光电信息材料重点实验室 11 57 4.0 7.0
4 赵欢欢 河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河北省光电信息材料重点实验室 10 47 3.0 6.0
5 刘润甫 河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河北省光电信息材料重点实验室 6 16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1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介质阻挡放电
放电丝
沿面放电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季刊
0254-6086
51-1151/TL
大16开
四川成都二环路南三段3号
62-179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87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540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