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变性梯度胶电泳(PCR-DGGE)研究泪液细菌多态性和致病病原体.方法 直接从泪液标本中抽取总DNA,扩增16S rDNA V3区,DGGE分离后测序与传统培养方法进行比较,并作出相应的评价.结果 检测131份标本,其中59份化脓性结膜炎标本54份呈阳性结果,39份非化脓性结膜炎标本15份为阳性,而34份正常泪液标本6例扩增出目的片段.检测细菌种类依次为:葡萄球菌、棒状杆菌、链球菌、不动杆菌、枯草杆菌、假单胞菌、丙酸菌属及泛菌属.有3个序列在属的水平上不能被确定,其序列分别与肠细菌、不经培养的真细菌及不经培养的β蛋白细菌有高度的序列相似性.培养方法只对葡萄状球菌、棒状杆菌、链球菌、假单胞菌,以及克雷伯氏杆菌属呈阳性.结论 PCR-DGGE印迹技术和16S rDNA序列分析能快速识别细菌性结膜炎患者中的病原菌,而且是检测和鉴定那些不能用传统培养法检测的单种细菌或多种细菌眼部感染的较为适宜的方法.
推荐文章
细菌性结膜炎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结膜炎,细菌性/药物疗法
依诺沙星/治疗应用
预后
危险因素
Foxp3-6054基因多态性与变应性结膜炎的关系
尘螨
变应性结膜炎
Foxp3-6054(deletion/ATT,rs5902434)
多态性
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最新病原学分析
急性细菌性结膜炎
细菌培养
表皮葡萄球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变性梯度胶电泳对结膜炎细菌多态性分析
来源期刊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变性梯度胶电泳 16S rDNA 结膜炎 细菌多态性
年,卷(期) 2013,(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9-135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395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任大明 复旦大学遗传所 98 819 15.0 24.0
2 陈丽珊 复旦大学遗传所 11 75 5.0 8.0
3 兰和魁 10 36 3.0 5.0
4 雷艳 10 85 6.0 9.0
5 马晓晓 4 4 1.0 2.0
6 吴艺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变性梯度胶电泳
16S rDNA
结膜炎
细菌多态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季刊
2095-5340
11-9335/R
16开
北京市东城区朝内北小街2号
201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84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89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