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通过DNA转化和共培养研究淋球菌(NG)对大观霉素的耐药机制.方法 将3株大观霉素耐药环丙沙星敏感的供体NG[大观霉素最小抑菌浓度(MIC)512 mg/L]与大观霉素敏感环丙沙星耐药的受体NG共培养,并将耐药菌株的DNA转化至大观霉素敏感的受体菌中.分别将供体菌、受体菌及共培养和DNA转化得到的NG的16sRNA基因扩增并测序,分析可能导致大观霉素耐药的基因突变.结果 共培养后和DNA转化得到耐大观霉素的NG株(大观霉素MIC 512 mg/L),PCR扩增和DNA测序分析发现所有大观霉素耐药的NG均发现16sRNA基因胞嘧啶(C)1192胸腺嘧啶(T)突变,大观霉素敏感的受体菌未发现突变.结论 共培养和DNA转化可以用于NG耐药机制研究,NG16SrRNA基因C1192T突变导致大观霉素对NG耐药.
推荐文章
淋球菌对大观霉素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淋病
淋病奈瑟球菌
大观霉素
抗药性
耐药机制
587株淋球菌对青霉素等7种抗生素耐药观察
淋病奈瑟氏菌
最低抑菌浓度
PPNG
TRNG
耐药监测
聊城地区淋球菌流行株耐药性研究及质粒谱型分析
奈瑟氏淋球菌
耐药性
最小抑菌浓度
质粒图谱
惠州地区淋球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奈瑟球菌
最低抑菌浓度
耐药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DNA转化和共培养研究淋球菌对大观霉素的耐药机制
来源期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DNA转化 共培养 淋球菌 大观霉素 16SrRNA
年,卷(期) 2013,(9)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医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06-1009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59.2|R378.1+6|R978.1+2
字数 370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苏晓红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 52 225 8.0 13.0
2 蒋法兴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皮肤科 19 121 8.0 10.0
3 朱文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皮肤科 11 54 5.0 7.0
4 乐文静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 6 16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2)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DNA转化
共培养
淋球菌
大观霉素
16SrRNA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月刊
1000-1492
34-1065/R
大16开
合肥市梅山路安徽医科大学校内
26-36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450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37040
相关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Anhui Provinci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官方网址:http://www.ahinfo.gov.cn/zrkxjj/index.htm
项目类型: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
学科类型: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