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当前学界多从儒家经典解说的角度去把握经学的性质.儒家经典解说充其量仅为孔门“四教”中的“文”,并不能代表孔子以来,包括汉、宋学在内“重践履”的特质,更无法涵盖荀子“数”与“义”有别的经学二分体系,贾谊为首的汉人“六法”、“六行”与“六艺”的经学三分模式,胡瑗为首的宋人“体”、“用”、“文”三分体系等有关经学内涵的探索成果.较周全的经学定义或可概括为:通过对“六艺”的研习,在日用行常中,对尧舜、文武等圣人之道精体实践以“成圣”的过程.
推荐文章
内经学研究展望
内经学
学科建设
学术研究
科普工作
人才培养
展望
经学化?儒学化? ——浅谈西汉初年博士官演变
博士官
西汉
诸子
经学
儒家
归经学说扩展商榷
归经学说
腧穴归经
方剂归经
病症
西药
全国黄帝内经学科状况调研报告
内经学科
现状
问题
建议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经学概念新探
来源期刊 孔子研究 学科 社会科学
关键词 经学 经学概念 新探
年,卷(期) 2013,(4) 所属期刊栏目 经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2
页数 9页 分类号 G25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舒大刚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81 234 9.0 12.0
2 李东峰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4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经学
经学概念
新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孔子研究
双月刊
1002-2627
37-1037/C
16开
山东省济南市舜耕路46号
24-76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06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012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