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五水硫代硫酸钠和五水硫酸铜配制冷溶液,氢氧化钠配制热溶液,利用氧化铟锡导电玻璃基底在两种溶液中循环浸泡的化学浴沉积法制备氧化亚铜薄膜.对沉积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进行了讨论,并将制成的薄膜样品分别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场发射扫描电镜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表征,表征结果从多方面证实了合成的材料为纳米量级的氧化亚铜薄膜.构成薄膜的颗粒粒径约为十几纳米,每经过一次循环,薄膜厚度增加11~12nm.氧化亚铜对波长在200nm到500nm范围内的光有较高吸收率,禁带宽度计算值约为2.18eV.
推荐文章
溶剂热法制备铜与氧化亚铜纳米晶
溶剂热法
纳米铜
氧化亚铜纳米棒
氧化亚铜纳米棒的合成与表征
溶剂热法
氧化亚铜
纳米棒
缓释技术合成纳米氧化亚铜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纳米氧化亚铜
缓释技术
光催化降解
亚甲基蓝
均相还原法制备八面体氧化亚铜晶体
氧化亚铜
均相还原
晶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化学浴沉积法制备纳米氧化亚铜薄膜及其表征
来源期刊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化学浴沉积法 氧化亚铜薄膜 纳米材料 光吸收率
年,卷(期) 2013,(4) 所属期刊栏目 物理学与材料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51
页数 5页 分类号 O484
字数 250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699/j.ynnu.ns-2013-05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远明 常州大学数理学院 6 9 2.0 2.0
2 佘倬然 云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2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化学浴沉积法
氧化亚铜薄膜
纳米材料
光吸收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007-9793
53-1046/N
大16开
云南昆明市一二一大街298号
64-74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29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056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