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途径给药(全身给药/鼓室内给药),甲强龙在内耳中药物浓度的分布及药代动力学改变(药物作用的起效时间、持续时间等),以寻求一种治疗突发性聋更为有效的方法.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全身给药(静脉注射),B组为鼓室内给药,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血中和内耳的药物浓度、药物持续时间,进行临床听力检测与疗效对比观察.结果 甲强龙鼓室内给药内耳药物浓度较全身给药内耳药物浓度高、药物起效时间快、药效持续时间较长、不良反应相对较少.A、B两组听力恢复总有效率分别为66.67%、86.67%,可见经鼓室内给药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全身给药治疗(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鼓室内注射甲强龙治疗突发性聋,其内耳药物浓度较全身给药高,其疗效优于全身给药,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推荐文章
甲强龙与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聋的对比研究
听觉丧失,突发性
临床方案
糖皮质激素类
糖尿病
地塞米松不同途径给药治疗突发性聋的临床效果比较
突发性耳聋
地塞米松
静脉
鼓室
外耳道
地塞米松与甲泼尼龙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对比
听觉丧失,突发性
地塞米松
甲泼尼龙
治疗结果
甲强龙全身及耳后注射对全聋型突聋临床疗效分析
突发性耳聋
全聋型
听力改善
全身糖皮质激素
耳后局部注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甲强龙不同途径给药治疗突发性聋其内耳药物浓度分布的临床对比研究
来源期刊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甲强龙 突发性聋 内耳药物浓度 鼓室给药 全身给药
年,卷(期) 2013,(1) 所属期刊栏目 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4-86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64.3
字数 224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林枫 11 26 3.0 4.0
2 徐青青 14 46 4.0 5.0
3 李耀荣 12 34 4.0 5.0
4 欧晓霞 6 21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871)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7)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甲强龙
突发性聋
内耳药物浓度
鼓室给药
全身给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008-0171
44-1438/N
大16开
广东省佛山市江湾一路18号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95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777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