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摘要:
针对微灌压力调节器在调压过程中内部压力、速度分布及调节组件运动状况等特性难以用传统方法分析的问题,采用流固耦合方法进行了数值计算.通过对比数值计算与实验结果发现,进出口压力的最小相对误差为0.98%,最大相对误差为14.28%,流量的相对误差为6.19%,从而验证了流固耦合方法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对压力调节器内部压力、速度分布以及调节组件的轴向位移趋势等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稳定工作状态下压力损失主要发生在调节组件与进口花篮堵头之间,压力损失占进口压力的28.13%~34.17%,该值随着进口压力的增加而增大;进口压力达到一定值后,调节组件的轴向位移随进口压力的增加而增大,最后稳定在13 mm~13.8 mm之间并呈波动性变化.所得结果可为微灌压力调节器设计提供参考.
推荐文章
弹簧性能参数对微灌压力调节器调压效果的影响
微灌压力调节器
流固耦合
数值计算
压力
流量
SF6高压断路器压力特性与机械特性耦合数值模拟
SF6高压断路器
压力特性
机械特性
耦合数值模拟
承压水上采煤的流固耦合数值模拟
流固耦合
带压开采
"下三带"理论
底板破坏特征
压力补偿灌水器流固耦合计算方法
灌溉
计算流体力学
压力
灌水器
流固耦合
自适应网格重划
SST K-ω紊流模型
接触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微灌压力调节器调压特性流固耦合数值计算及分析
来源期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压力调节器 调压特性 流固耦合 数值计算
年,卷(期) 2013,(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1-136
页数 6页 分类号 S275.6|TV131.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652/xjtuxb20130502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魏正英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117 990 18.0 27.0
2 牛文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16 173 7.0 13.0
4 谢巧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3 22 3.0 3.0
5 李连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3 22 3.0 3.0
6 周兴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5 58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6)
共引文献  (111)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压力调节器
调压特性
流固耦合
数值计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月刊
0253-987X
61-1069/T
大16开
196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2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813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