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滇西思茅盆地位于澜沧江断裂带和金沙江—红河断裂带之间,呈北西—南东向带状展布,在构造上处于冈瓦纳与欧亚两大构造域的过渡地带,其形成发展与古特提斯的演化、印度板块的向北漂移和俯冲消亡关系十分密切.通过对思茅盆地西缘早白垩世的沉积物分析表明,滇西思茅盆地西缘早白垩世的沉积环境主要为河湖相,沉积物源为盆地西侧的澜沧江造山带.结合构造背景,认为盆地的形成经历了碰撞后裂谷阶段、陆内坳陷阶段、复合型前陆盆地阶段和走滑拉分盆地四个阶段.
推荐文章
蒙甘青地区早白垩世原型盆地特征及其对烃源岩分布的控制
蒙甘青地区
早白垩世
原型盆地
烃源岩
控制作用
胶莱盆地早白垩世莱阳群沉积物源及地质意义
物源
胶莱盆地
早白垩世
地质意义
上扬子盆地西缘晚白垩世物源变化及指示
上扬子
重矿物
白垩系
物源
金红石
昆明盆地形成模式及其演化
昆明盆地
构造应力场
形成模式
演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滇西思茅盆地西缘早白垩世沉积物源分析及盆地形成和演化探讨
来源期刊 西部资源 学科
关键词 思茅盆地 沉积物源分析 砂岩 Gazzi-Dickinson点统计法 盆地的形成和演化
年,卷(期) 2013,(2)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天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8-142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558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艳军 3 8 2.0 2.0
2 徐学员 2 5 2.0 2.0
3 易慧能 3 5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
共引文献  (95)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9)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思茅盆地
沉积物源分析
砂岩
Gazzi-Dickinson点统计法
盆地的形成和演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部资源
双月刊
1672-562X
15-1331/P
16开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200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47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649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