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壬辰之秋,时隔半个世纪,我们1962年初中毕业的同学,相聚在故乡军山湖畔一个美丽幽静的小山村.分别时大家还是风华正茂的少年,相见时已是历经沧桑的老人.
五十年来,看月亏月盈,潮起潮落,期间多少欣戚悲欢.一路走来,我们随国家的命运而起伏,际遇虽不同,但都有人生成功.如今,岁月无情人已老,执手白发不相识,少了激情亢奋,多了对心路历程的回望和自我之心的审度.
人不能选择“自己从哪里来”,但可选择“自己往何处去”.1963年3月,不到16岁的我,提着一个父亲用过的小箱子,坐着闷罐车,踏上了从税之路.那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常可看到的由货车箱组成的客车,有门没窗,上下车靠一架木梯.闷罐车过田野,过村镇,过河流,跌跌撞撞,寒酸土气,像风尘仆仆的流浪者,在每一个弯道痛苦摇摆,在每一个偏远小站疲惫喘息.它身价低廉,随时给快车让出轨道.它速度缓慢,经常晚点,但它一定能到达你的那一站.我就是坐着这样的火车走向社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