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岩芯(石)或地质样品的孔隙度,对于成矿流体的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针对现有测量与分析计算岩石孔隙度方法难于确保反映岩石样品内部的、原始的、原位的信息或特征等不足,笔者利用工业CT无损检测技术能以图像的形式,直观呈现物体内部密度分布或结构状况这一特点,基于岩芯(石)样品的工业CT切片图像,采用边缘检测和阈值分割等数字图像处理方法,对某矿区ZK992钻井10件岩芯样品的孔隙度做了计算分析研究工作.通过二阶B样小波模极大值法对岩芯CT图像ROI进行边缘检测和改进的类间方差最大法对岩芯CT图像ROI进行阈值处理,分别获得了10件岩芯样品的孔隙度(1.22%~5.79%),基此得出了随着钻进深度的增大,岩芯样品的孔隙度呈现先递增后递减的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所测得的岩芯样品的孔隙度结果,与经验值基本吻合.这既可为成矿流体的研究提供参考价值,又可为岩石孔隙度测量分析提供一种新的手段或方法.
推荐文章
基于工业CT的角度测量方法及不确定度分析
工业CT
角度测量
不确定度
半高宽法
一种分析碳酸盐岩孔隙系统数字图像的新方法
碳酸盐岩
孔隙
图像
数字化
数据采集
分析
方法
一种工业CT定量检测炸药装药密度的方法
应用化学
装药密度
CT值
线性换算法
密度标准件
炸药
一种工业CT图像的分割算法
CT图像
图像分割
CANNY算子
数学形态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种基于工业CT技术的岩芯样品孔隙度测量分析方法
来源期刊 物探与化探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工业CT技术 岩石孔隙度 图像边缘检测与分割 小波模极大值法 类间方差最大法
年,卷(期) 2013,(3) 所属期刊栏目 方法技术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00-507
页数 分类号 P63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720/j.issn.1000-8918.2013.3.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魏彪 重庆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光电技术及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11 658 12.0 19.0
2 梁婷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 63 1191 19.0 33.0
3 陈超 重庆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光电技术及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2 161 7.0 12.0
4 冯鹏 重庆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光电技术及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65 390 12.0 16.0
5 何鹏 重庆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光电技术及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0 35 4.0 5.0
6 王静 重庆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光电技术及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5 208 8.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45)
二级引证文献  (3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工业CT技术
岩石孔隙度
图像边缘检测与分割
小波模极大值法
类间方差最大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物探与化探
双月刊
1000-8918
11-1906/P
大16开
北京学院路29号遥感中心
2-334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32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91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