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确定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合理的旧沥青路面材料(RAP)掺量,依托浙江省102省道杭昱线(临安段)旧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利用试验路,通过大量室内试验,进行了不同RAP掺量的热再生沥青混合料AC-20C的目标配合比设计和路用性能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旧沥青中掺加5%的再生剂和70%的新沥青,再生后的调和沥青可以达到A-70#目标沥青的性能要求;随着RAP掺量的增加,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总最佳油石比和新料最佳油石比线性增加,而新沥青用量线性减少;RAP掺量在20%~40%%之间时,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各项路用性能均满足规范的技术要求,且随着RAP掺量的增加,热再生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呈指数关系增强,低温抗裂性、抗渗性和抗滑性呈线性减弱,水稳定性在RAP掺量为30%时达到最大.为此,按30%RAP掺量铺筑了试验路,经通车两年考验,取得了优良的应用效果.
推荐文章
大掺量RAP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研究
大掺量
RAP
再生混合料
水稳定性
高掺配率RAP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分析
高掺配率RAP
沥青配合比
路用性能
再生沥青混合料旧料掺量研究
再生沥青混合料
旧料
最佳掺量
再生沥青混合料旧料掺量研究综述
再生沥青
旧料掺量
路用性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RAP掺量对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影响分析
来源期刊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旧沥青路面材料(RAP) 热再生沥青混合料 掺量 配合比设计 路用性能
年,卷(期) 2013,(4) 所属期刊栏目 交通运输、土木与水利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
页数 8页 分类号 U412.221
字数 534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查旭东 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112 1370 20.0 30.0
2 宋微 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2 45 2.0 2.0
3 闵斌 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1 3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9)
共引文献  (166)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4)
同被引文献  (78)
二级引证文献  (24)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5(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8(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2(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3)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19)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20(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旧沥青路面材料(RAP)
热再生沥青混合料
掺量
配合比设计
路用性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季刊
1672-9331
43-1444/N
长沙市(雨花区)万家丽南路2段960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25
总下载数(次)
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