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始新世末期以来,全球大气CO2浓度持续下降,但长期以来不清楚为何这一时期全球大气CO2浓度下降,巨量的大气CO2赋存于何处.深入研究该问题有助于准确理解未来大气CO2浓度变化的趋势,特别是有助于进一步评估人类自身碳排放的后果.这一时期,小印度陆块持续与大亚洲陆块汇聚,导致了以喜马拉雅为代表的山脉群和青藏高原的形成.很早就有学者从地球表层碳循环的角度提出了“青藏高原的隆升导致了全球变冷”的观点,但这一观点既没有解释清楚“巨量大气CO2到何处去”的问题,也没有讨论青藏高原本身向大气圈排放CO2等问题,因此该观点最近受到了强烈的质疑.这些激烈的争论充分反映了传统的地球表层碳循环研究已不能充分满足当前社会的需求.本文从深部碳循环这个视角重新探讨青藏高原在全球碳循环中的作用.在印度与亚洲陆块持续汇聚期间,以喜马拉雅为代表的巨型山脉快速崛起,然后持续遭受化学风化作用,大量消耗大气CO2.化学风化的产物堆积在喜马拉雅山前的前陆盆地内,形成了巨量含新生碳酸盐矿物和有机碳的西瓦里克沉积杂岩,随后新生的西瓦里克杂岩又随持续平板俯冲的印度陆壳被带入青藏高原内部,与平板俯冲的印度陆壳共同经历高温变质作用.俯冲板片内的(黑)云母等含水矿物发生脱水,形成花岗岩浆.花岗岩浆再与俯冲的西瓦里克杂岩内的碳酸盐岩发生交代反应,释放出含钙、镁离子、以CO2和水为主的高温流体,本文称其为壳源火成碳酸岩浆.碳酸岩浆沿张性裂隙上侵、冷凝之后形成藏南的碳酸岩脉.虽然青藏高原内部的火山、温泉等均向大气圈排放CO2,但所排放的碳均为再循环来自大气圈的碳,并且排放量略小于吸收量,否则消耗大气CO2所新生的碳酸岩脉就不会在青藏高原内部保存下来.藏南大量晚新生代碳酸岩脉的发现充分说明了喜马拉雅山脉和藏南高原是一个巨大的碳储库,在其形成过程中将巨量大气CO2转化为流体(岩浆)的形式封存于青藏高原内部,从而大幅降低了大气CO2浓度,最终导致了全球变冷.上述过程充分说明,大气CO2浓度的变化实质上是受控于地球内部的构造运动.进一步可推论出,“全球变化”只是一个自然现象,虽然它有独特的运行轨迹,但与人类的碳排放量无因果关系.
推荐文章
藏南布主地区基性岩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藏南布主地区
措美大火成岩省
地幔柱
辉绿岩
南堡凹陷周边凸起地区碳酸盐岩古岩溶与油气成藏
南堡凹陷
碳酸盐岩
古岩溶
成岩作用
油气藏形成
成岩作用
油气藏类型
碳酸岩的判别、岩石成因及构造背景
碳酸岩
判别特征
地幔交代
岩石成因
构造背景
中国古老海相碳酸盐岩油气成藏组合的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油气成藏组合类型
评价方法与参数
古老海相碳酸盐岩
烃源岩
储集体
地层—岩性圈闭
鄂尔多斯盆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藏南碳酸岩脉成因及其气候效应
来源期刊 地质科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深部碳循环 青藏高原 人类碳排放 碳汇
年,卷(期) 2013,(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4-405
页数 22页 分类号 P588.245
字数 1414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563-5020.2013.02.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焰 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3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0)
共引文献  (137)
参考文献  (4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6(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7(10)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3(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4(1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5(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6(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7(2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8(1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9(1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深部碳循环
青藏高原
人类碳排放
碳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科学
季刊
0563-5020
11-1937/P
16开
北京9825信箱
2-392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02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534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