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通过窄带成像放大内镜技术(NBI-ME)对结直肠病变表面微血管形态进行观察分型,研究NBI-ME对检出早期结直肠肿瘤性病变的价值.方法 肠镜检查发现新生性病变后,用NBI-ME模式观察病变表面微血管形态并进行分型,所有病变均在内镜下切除或手术切除,将NBI-ME判断病变的性质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结果 NBI-ME在2115例患者中发现新生性病变2778个,MP-0型诊断为炎性息肉的准确率为97.4%,MP-Ⅰ型诊断为增生性息肉的准确率为93.3%,MP-Ⅱ型诊断为管状腺瘤准确率为97.2%,MP-Ⅲ型诊断为绒毛状腺瘤准确率为98.3%,MP-Ⅳ型诊断为绒毛状-管状腺瘤准确率为94.5%,MP-V型诊断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准确率为96.9%,MP-Ⅵ型诊断为黏膜内癌准确率为90.9%,MP-Ⅶ型诊断为浸润癌准确率为88.0%,MP-Ⅷ型诊断为进展期癌准确率为100.O%.NBI-ME对病变表面微血管形态判断肿瘤性病变的准确性为98.8%,敏感度为99.2%,特异性为94.9%.结论 NBI-ME内镜技术病变表面微血管形态分型,对判断病变是否是肿瘤性病变的准确率高,对早期结直肠肿瘤或结直肠癌的病理诊断预测准确率高,NBI-ME将成为发现结直肠早期肿瘤的更有效的内镜检查方法.
推荐文章
NBI-ME内镜技术在结直肠早期肿瘤诊治中的价值
结直肠
肿瘤
窄带成像
放大内镜
血管联合表面结构分型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
窄带成像
放大内镜
早期胃癌
血管联合表面结构分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NBI-ME对病变表面微血管分型在诊断结直肠早期肿瘤中的意义
来源期刊 医学研究杂志 学科
关键词 结直肠 肿瘤 窄带成像 放大内镜 微血管形态
年,卷(期) 2013,(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2-75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328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晓春 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消化科 6 48 5.0 6.0
2 张志坚 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消化科 15 118 7.0 10.0
3 刘宇虎 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消化科 25 108 8.0 9.0
4 钟东 5 38 4.0 5.0
5 柳娟 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消化科 9 71 6.0 8.0
6 陈桂权 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消化科 11 69 6.0 8.0
7 傅利萍 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病理科 2 19 2.0 2.0
8 李志坚 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消化科 3 13 2.0 3.0
9 陈荣国 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消化科 3 20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39)
二级引证文献  (49)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9(1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20(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结直肠
肿瘤
窄带成像
放大内镜
微血管形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学研究杂志
月刊
1673-548X
11-5453/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雅宝路3号
2-590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69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4356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