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β射线对聚苯醚(PPO)进行预辐照,以产生的PPO大分子过氧化物作引发剂,利用反应挤出接枝法,将功能单体丙烯酸(AA)和马来酸酐(MAH)分别接枝到PPO分子链上,制备AA接枝PPO(PPO-g-AA)和MAH接枝PPO(PPO-g-M AH).接枝率为0.22%的PPO-g-AA,接触角为78.42.;接枝率为0.38%的PPO-g-MAH,接触角为64.28°;接枝率越大,接枝共聚物的润湿性就越好.接枝共聚物与PPO的熔融温度均为262 ℃,接枝率为0.28%的PPO-g-AA与PPO的拉伸强度均为130 MPa,接枝率为0.32%的PPO-g-MAH拉伸强度为128 MPa.在高频区,PP-g-MAH的复数黏度、储能模量以及损耗模量均大于PPO.
推荐文章
SBS接枝MMA合成的共聚物对PS/PVC共聚物增容作用的研究
丁二烯-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
接枝共聚
嵌段共聚物
功能化聚烯烃接枝共聚物的制备和应用研究新进展
功能化
接枝共聚物
合成
聚合
聚烯烃
苯乙烯-GMA共聚物的合成及其在尼龙6/聚苯醚共混体系中的应用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共聚物(SG),反应型增容剂,尼龙6(PA6)/聚苯醚(PPO)合金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预辐照聚苯醚反应挤出接枝共聚物的制备
来源期刊 合成树脂及塑料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聚苯醚 丙烯酸 马来酸酐 预辐照 接枝
年,卷(期) 2013,(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与开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33
页数 5页 分类号 TQ326.53
字数 297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姚占海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0 163 7.0 12.0
2 李文斐 长春理工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20 80 5.0 8.0
3 郜小萌 中山大学化学系 1 4 1.0 1.0
4 谢磊 长春理工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3 9 2.0 3.0
5 赵瑞雪 长春理工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12 181 6.0 12.0
6 李莉霞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4 11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28)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5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聚苯醚
丙烯酸
马来酸酐
预辐照
接枝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合成树脂及塑料
双月刊
1002-1396
11-2769/TQ
大16开
北京市房山区燕山岗南路1号发展研究中心《合成树脂及塑料》编辑部
2-923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61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3200
相关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http://kjzc.jhgl.org/
项目类型:重大项目
学科类型:能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