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由于汽车工业的持续发展,对高能量密度二次电池的需求逐步增加,锂硫电池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锂硫电池的理论比能量高达2600Wh/kg,而单质硫的理论比容量达1680mAh/g.同时,硫的储量丰富,廉价,并且环境友好.虽然可充电锂硫电池相比于传统锂离子电池有诸多优势,但目前其可实现的实际比容量远低于理论比容量,循环寿命也较短等弊端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作者从Li-S电池正极的工作原理出发,对硫正极容量损失及衰减机理做了深刻的解析,并结合本实验室的工作归纳总结了导致硫正极容量衰减的主要因素.针对硫正极容量衰减因素,从碳导电结构、聚合物包覆以及纳米金属氧化物添加剂等方面,对近年来提高硫正极性能的主要研究方向及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对提高Li-S电池的整体性能提出展望.
推荐文章
硫碳比对Li-S电池性能的影响
Li-S电池
升华硫
多孔碳
放电量
循环特性
库仑效率
高性能锂硫电池正极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锂硫电池
正极材料
复合材料
微观结构
锂硫一次电池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锂硫电池
一次电池
软包装电池
搁置稳定性
锂硫电池用S/KB正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科琴黑(KB)
单质硫
球磨法
热处理法
锂硫电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Li-S电池硫正极性能衰减机理分析及研究现状概述
来源期刊 化学学报 学科
关键词 Li-S电池 硫正极 容量衰减 碳导电结构 聚合物包覆 纳米金属氧化物添加剂
年,卷(期) 2013,(4)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08-518
页数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6023/A1212102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谢凯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航天科学与工程学院 56 590 12.0 22.0
2 洪晓斌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航天科学与工程学院 26 402 10.0 19.0
3 熊仕昭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航天科学与工程学院 7 162 4.0 7.0
4 刁岩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航天科学与工程学院 4 165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3)
同被引文献  (36)
二级引证文献  (96)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2)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20)
  • 引证文献(15)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24)
  • 引证文献(14)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7(38)
  • 引证文献(21)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8(51)
  • 引证文献(22)
  • 二级引证文献(29)
2019(42)
  • 引证文献(17)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20(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Li-S电池
硫正极
容量衰减
碳导电结构
聚合物包覆
纳米金属氧化物添加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学学报
月刊
0567-7351
31-1320/O6
大16开
上海市零陵路345号
4-209
193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168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7134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