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纳秒级强激光(~1014 W/cm2)与固体靶相互作用可以获得高亮度的Multi-keV能段X射线.在当前的高能量密度物理研究中利用这样的X射线背光源照相方式可以获得高质量的物理图像,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以模拟计算与神光Ⅱ激光装置实验结果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激光等离子体发光模型.在该模型的基础上改进了针孔点背光成像技术,独立发展了针对低Z靶材料K线的准单能背向针孔点背光和针对中Z靶材料L带的高亮度侧向针孔点背光.在神光Ⅱ激光装置上通过新型针孔点背光对惯性约束聚变靶丸样品成像获得了高质量的静态靶丸流线图像,空间分辨优于10μm.实验结果表明新型的针孔点背光具备高亮度,高空间分辨,高图像衬度等优点可以广泛应用于高能量密度物理和惯性约束聚变的研究中.
推荐文章
基于神光III原型装置的新型针孔点背光实验
高能量密度物理
惯性约束聚变
背光照相
针孔点背光
神光-Ⅱ激光装置上的针孔点背光成像技术实验研究
烧蚀碎片
杂散光
针孔点背光
惯性约束聚变
浅谈车内背光的设计与评价
车内背光
亮度
用户体验
电子通信领域改进背光模组的研究
背光模组
不均匀现象
韦伯定律
tracepro模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型针孔点背光发光模型与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物理学报 学科
关键词 高能量密度物理 惯性约束聚变 激光等离子体 针孔点背光
年,卷(期) 2013,(1) 所属期刊栏目 气体、等离子体和放电物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8-265
页数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498/aps.62.0152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慎业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113 323 9.0 11.0
2 韦敏习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28 56 4.0 6.0
3 晏骥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15 18 3.0 3.0
4 蒲昱东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8 19 2.0 4.0
5 詹夏雨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2 5 2.0 2.0
6 林稚伟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4 6 2.0 2.0
7 郑建华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7 9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4)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能量密度物理
惯性约束聚变
激光等离子体
针孔点背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物理学报
半月刊
1000-3290
11-1958/O4
大16开
北京603信箱
2-425
193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474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1746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