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Lubanga确认指控判决方面,国际刑事法院(ICC)的预审分庭(PTC)强调了若干关于刑法“国际刑事法院规约”总则部分的一些重要事项.就方法论而言,预审分庭申明犯罪要素可以提供比《规约》本身建议条款更低的定罪标准.依据事实,PTC拒绝了辩护——Lubanga受制于法律错误的影响.判决的核心是共犯概念(《国际刑事法院规约》第25条第(3)款第(1)项)及其主客观要件.在一开始时,PTC拒绝正犯范围内共同犯罪的概念.作为一个客观要件,PTC认为各位共同正犯在共同计划中承担“重要的”任务,同时在实施共同犯罪计划中,他或她通过退出参与行动会导致共同计划失败.正犯责任的主观要件是对客观行为要件导致的实质风险的明知.然而,值得怀疑的是,PTC事实上是否将其阐明的标准正确应用到了实际的判决中.
推荐文章
基于BERT模型的多任务法律案件智能判决方法
自然语言处理
判决预测
深度神经网络
多任务学习
88例已破故意杀人案的回顾性分析
法医病理学
杀人
回顾性研究
案例分析
对药家鑫故意杀人案量刑的思考
药家鑫
故意杀人
死刑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Lubanga案判决中的故意、法律错误和正犯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刑事法杂志 学科
关键词 Lubanga案 故意 法律错误 正犯
年,卷(期) 2013,(7) 所属期刊栏目 国际刑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4-112
页数 9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姜敏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 62 288 9.0 14.0
2 托马斯·魏根特 德国科隆大学刑事法研究中心 6 39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Lubanga案
故意
法律错误
正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刑事法杂志
双月刊
1007-9017
11-3891/D
大16开
北京市石景山区鲁谷西路5号
82-815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76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359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