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20世纪60年代初,香农的学生Gallager在他的博士毕业论文中首次提出了LDPC码的概念和完整的译码方法,但是直到上世纪末期,随着LDPC码译码理论的进步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LDPC码才以其优良的误码性能成为人们研究的焦点.目前LDPC码正向着高速高增益的方向发展.文中针对目前对高速LDPC码译码技术的迫切需求,以CCSDS标准近地通信(8176,7154)LDPC码为研究对象,在传统高速译码实现方案所用资源不变的前提下,利用该码校验矩阵中1的排列特点,仅通过改变水平运算过程中数据处理的流程,来增大水平运算和垂直运算之间的复用程度,从而达到大大提高译码速度的目的.采用文中给出的方案对CCSDS近地通信标准(8176,7154)LDPC码进行译码,每个水平迭代周期可以减少近10%的运算时间.该方案同样适用于其他的QC-LDPC码.
推荐文章
准循环LDPC码低存储量译码器设计与实现
准循环LDPC码
归一化最小和算法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实现
准循环LDPC码的部分并行译码算法
纠错码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归一化最小和算法
准循环
高速LDPC码译码器的实现技术分析
高速信道编译码
LDPC
部分并行处理
准循环LDPC码的构造及其性能仿真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二部图
围长
准循环码
循环矩阵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准循环LDPC码高速译码实现方法
来源期刊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LDPC 准循环 高速 数据分配
年,卷(期) 2013,(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31
页数 分类号 TP31
字数 357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629X.2013.02.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集林 12 20 3.0 4.0
2 王健 11 2 1.0 1.0
3 战勇杰 8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LDPC
准循环
高速
数据分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月刊
1673-629X
61-1450/TP
大16开
西安市雁塔路南段99号
52-127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927
总下载数(次)
40
总被引数(次)
11159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