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介绍了偏振式3D显示,用琼斯矩阵推导偏振式3D显示形成视差的原理,得出最准确补偿值.并提出一种负色散特性的补偿膜用于偏振式3D显示.文中用两张补偿膜和两张偏光片组成光学系统,模拟偏振式3D显示产生视差的部分,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 2450)测试系统的透过率,用位相差值测试仪(RETS-100)测试补偿膜的补偿值和色散特性.应用负色散特性的补偿膜,偏振式3D显示具有更好的视差,可以降低甚至消除使用中对观看姿势的要求,从而实现更加优质的3D显示效果.
推荐文章
3D显示技术在LED显示屏上的应用分析
3D显示技术
LED显示屏
刷新率
立体显示
3D电视显示技术及电视制播系统应用方案
3D电视显示技术
电视制作播出系统
双眼模式
'左眼+深度'模式
剖析3D 电视
3D电视
偏光式
主动快门式
3D视频格式
frame packing HDMI1.4
主动式3D显示系统自动识别左右眼的设计
主动式3D显示系统
帧连续
场同步信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偏振式3D显示原理及优化
来源期刊 液晶与显示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偏光片 补偿膜 色散特性 补偿值
年,卷(期) 2013,(3) 所属期刊栏目 器件物理及器件制备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7-381
页数 5页 分类号 O436.3|TN141.9
字数 207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88/YJYXS20132803.037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建军 2 9 1.0 2.0
2 周志远 1 9 1.0 1.0
3 李庆堂 1 9 1.0 1.0
4 翟乐开 1 9 1.0 1.0
5 程俊英 1 9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6)
共引文献  (39)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2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偏光片
补偿膜
色散特性
补偿值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液晶与显示
月刊
1007-2780
22-1259/O4
大16开
长春市东南湖大路3888号
12-203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41
总下载数(次)
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