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优选出白鲜皮中对照品黄柏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柏酮含量,采用单因素水平考察乙醇溶剂浓度(65%~95%)、料液比(1:6~1:12)、提取时间(1~4h)、提取次数(1~4次)对黄柏酮提取率的影响;分别对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因素,设计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法,确定黄柏酮最佳的提取工艺.结果 在单因素考察中,乙醇的最佳浓度范围是75% ~95%,最佳的料液比范围是1:8 ~ 1:12,最佳的提取时间范围是1~3h,最佳的提取次数范围是1~3次.正交试验极差结果分析表明,所考察的因素中,对白鲜皮中黄柏酮提取率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料液比>提取次数>溶剂浓度>提取时间;黄柏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用8倍量95%的乙醇提取2次,每次1h.按照优化后的提取工艺,黄柏酮的提取率为4.192 mg/g.结论 本提取工艺可行,具有工艺流程简单、提取率高的优点.
推荐文章
不同生长阶段白鲜皮中黄柏酮和梣酮累积量的变化规律
白鲜皮
高效液相色谱法
黄柏酮
梣酮
白鲜营养器官黄柏酮和梣酮的组化定位及含量的动态变化
白鲜皮
黄柏酮
梣酮
组织化学
植物化学
黄柏、牡丹皮和白鲜皮中重金属及砷盐的形态分析
黄柏
牡丹皮
白鲜皮
重金属
砷盐
化学形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白鲜皮化学对照品黄柏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来源期刊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对照品 白鲜皮 黄柏酮 提取工艺
年,卷(期) 2013,(4) 所属期刊栏目 中药化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8-271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84.1
字数 304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2157.2013.04.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宏桂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79 653 15.0 21.0
2 余辉攀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7 42 2.0 6.0
3 张勉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1 2 1.0 1.0
4 孟晓伟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3 10 2.0 3.0
5 刘朋朋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6 35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对照品
白鲜皮
黄柏酮
提取工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月刊
1006-2157
11-3574/R
大16开
北京北三环东路11号
82-414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7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7697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