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具有明显的异常低压特征,根据其低压分布特征,从构造抬升、温度降低、溶蚀增孔作用等方面定量剖析了异常低压的成因机制.中生界地层压力演化主要经历了晚三叠世到早白垩世期间的压力增大并达到最大阶段,以及早白垩世末以来的压力降低直至现今的异常低压阶段.早白垩世末以来,构造抬升引起的孔隙反弹、地层温度降低和溶蚀增孔作用共同造成的压力降低幅度达20~25 MPa,降低比例达54%~77%,这3者的共同作用是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地层压力降低的主要原因,其中温度降低是影响压力降低的最主要因素.上述3因素与其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地层压力逐渐降低,最终形成了现今地层压力为10~18 MPa的异常低压分布格局.
推荐文章
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成因分析
鄂尔多斯盆地
中部
隆起
成因
演化
控制
气藏形成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异常低压与成藏关系
异常低压
压力演化
压力降低
低压成藏
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隐蔽性油气藏成藏规律
鄂尔多斯盆地
三角洲
河流相
油藏规律
储集层
圈闭
古地理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异常低压成因机制研究
鄂尔多斯盆地
苏里格气田
异常低压
温度下降
气体散失
压力演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异常低压成因定量分析
来源期刊 石油勘探与开发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异常低压 构造抬升 地层温度降低 溶蚀增孔作用 延长组 中生界 鄂尔多斯盆地
年,卷(期) 2013,(5) 所属期刊栏目 油气勘探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28-533
页数 6页 分类号 TE122.1
字数 473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698/PED.2013.05.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施泽进 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 59 633 15.0 23.0
2 李士祥 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 28 1235 15.0 28.0
5 刘显阳 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 19 1442 14.0 19.0
8 刘广林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8 42 3.0 6.0
16 邓秀芹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22 1609 17.0 22.0
26 杨时雨 3 31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95)
共引文献  (660)
参考文献  (2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218)
二级引证文献  (158)
193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5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7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8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5(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1996(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7(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2(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3(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4(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5(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6(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7(29)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9(1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0(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1(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6(32)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7(3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2)
2018(47)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41)
2019(3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4)
2020(1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异常低压
构造抬升
地层温度降低
溶蚀增孔作用
延长组
中生界
鄂尔多斯盆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勘探与开发
双月刊
1000-0747
11-2360/TE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20号《石油勘探与开发》编辑部
82-155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44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9690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