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大鼠基底节出血后出血灶的变化和对锥体束的影响.方法 选用体重250~300 g的清洁级雄性SD大鼠72只,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动物所提供,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8)、假手术组(n=32),Ⅳ型胶原酶-肝素诱导脑出血组(n=32),其中假手术组和脑出血组再各分为4个亚组:1 d组、3 d组、7 d组和14 d组,每个亚组8只.使用Ⅳ型胶原酶-肝素诱导大鼠基底节出血,测量出血灶的血肿大小.采用HE染色、Luxol fast blue染色、Neurofilament免疫组化观察内囊后肢的病理改变,锥体束髓鞘的改变,锥体束NF染色的光密度值.所有数据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ANOVA)和SNK-q检验.结果Ⅳ型胶原酶-肝素诱导的大鼠脑出血模型,1 d组血肿体积最大,此后血肿逐渐吸收.3 d组白质重度水肿,7 d组白质胶质细胞大量增生.锥体束髓鞘损伤在脑出血1~3 d逐渐加重,7 d开始再生修复.锥体束轴突损伤从1 d[(0.20±0.02)]到7 d[(0.09±0.01)]持续加重,14 d轴突光密度值[(0.10±0.02)]有所增加,但与7 d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大鼠脑出血后锥体束的致伤原因除了血肿的直接破坏,还有脑水肿、炎症反应等各种复杂的继发病理生理改变的影响,脑出血早期若给予外科干预可能可以减轻锥体束的继发损伤.
推荐文章
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98例治疗体会
微创
软通道
尿激酶
脑出血
基底节
经额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手术时机探讨
脑血管基底神经节出血
引流术
脑水肿
颅内出血,高血压性
尿纤溶酶原激活物
图像处理,计算机辅助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评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鼠基底节出血后血肿对锥体束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学科
关键词 脑出血 大鼠 锥体束 髓鞘 轴突
年,卷(期) 2013,(6)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40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380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77/cma.j.issn.2095-123X.2013.06.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郑兆聪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神经外科 73 334 10.0 14.0
2 王如密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神经外科 165 739 13.0 19.0
3 刘必松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神经外科 4 9 2.0 3.0
7 李桂心 福建医科大学教学医院福鼎市医院神经外科 1 0 0.0 0.0
8 邓德旺 福建医科大学教学医院福鼎市医院神经外科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出血
大鼠
锥体束
髓鞘
轴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双月刊
2095-123X
11-9309/R
16开
北京市
36-378
201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9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81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