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1961年4月11日,以色列耶路撒冷地方法院开始对纳粹头目之一艾赫曼进行为期数月的公开审判,并执行了以色列立法机构确立以来的唯一一例死刑。这次审判对以色列人认知犹太民族在'二战'时期的遭际产生了巨大影响,改变了1948年以色列建国以来本土以色列人业已形成的大屠杀集体记忆形式。文学社团和个体作家均被此次审判吸引,并对种族灭绝的经历反响强烈。从此以后,描写大屠杀及其余响的希伯来语叙事文学开始以民族创伤记忆的方式呈现那段历史,对幸存者和流亡者的态度亦开始更新。本文对'艾赫曼审判'以后出自本土以色列作家之手的两类希伯来语大屠杀叙事文学加以讨论,探讨上述问题。
推荐文章
国家公祭背景下"南京大屠杀"历史的教学意义建构
中学历史
南京大屠杀
国家公祭
教学意义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空调系统设计
空调系统
冷热源
水系统
恒温恒湿
节能
简评60年代的米勒与他的剧作
米勒
剧作
经济萧条
种族屠杀
意志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艾赫曼审判”之后:1960年代以色列本土作家的大屠杀书写
来源期刊 文化研究 学科 历史
关键词 艾赫曼审判 集体记忆 本土作家 大屠杀叙事或书写
年,卷(期) 2013,(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8-181
页数 14页 分类号 K38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钟志清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 24 42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艾赫曼审判
集体记忆
本土作家
大屠杀叙事或书写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化研究
季刊
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华龙大厦B座1605室社会科
2-2985
200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9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83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