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2000年纪念中国话剧百年的时候,《北京青年周刊》与你做过的访谈中,你说道:“经典作品是我这几年的新选择.就是当你向前看,看不透,你可以回过头来,向后看,做出你能够做出的选择.”[1]P259 没错,“向后看”是我这几年做若干戏剧的态度.它使我做得充实,做得快乐.把经典重新解读给当代观众并能使其接纳,让我感到干了点正事. 对不起,请原谅我刨根问底的追问,因为正像你所说“如果没有读过或没有读懂曹禺早些年创作的《雷雨》与《日出》,就不会知道《原野》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所以,我奢望也以一种“回视”眼光来采集你先前作品的星火,借以燎亮《原野》之地,描绘出你创作古陶俑《原野》的踪影. 不是踪影,是真相.我希望“回视”是一种更贴近真相的眼光.这也是我一路走来,能不断将自我抽离于创作过程进行后自我审视的方法.但创作中的“回视”与创作后的“回视”可完全是两码事.在创作中,“回视”是为了使捕捉到的朦胧意象不断聚焦,不断具象化,从而使创作由朦胧走向明晰,由直觉走向自觉.而创作后的“回视”则另有一番意义.它使得创作者通过回首以往的创作足迹寻出迈向更高创作理想的出路.
推荐文章
松嫩平原野古草种群构件结构动态
野古草
无性系植物
种群结构
分株
根茎
季节动态
具有原野风格的劈离砖的研制
劈离砖
工艺流程
缺陷
关于哥古猜想的探讨
哥德巴赫猜想
古叶猜想
哥古猜想
求解方法
证明方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古陶俑《原野》的世界表情——关于“古陶俑”《原野》的创作对谈
来源期刊 戏剧文学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3,(12) 所属期刊栏目 舞台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51
页数 1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嘉嘉 6 0 0.0 0.0
2 王延松 15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戏剧文学
月刊
1008-0007
22-1033/I
16开
吉林省长春市建设街2779-2号
12-51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856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346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