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介绍了在文化遗产保护内涵和外延越来越丰富的国际背景下,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由物质遗产转向物质与非物质并重,作为二者之间的联系者、非物质的传承者、遗产地精神建构者的“人”愈发凸显着其重要作用和地位;文中通过对具体保护案例的分析,探讨基于价值观发展而带来的认知变化,指出“人”在其中具有的重要价值,以期在今后的保护实践中,将其纳入更完善的体系进行评价.
推荐文章
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动态保护
可持续发展
国外文化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简介
历史文化遗产
公众参与
保护
论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的民族地区图书馆社会责任
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书馆
保护
责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试论文化遗产保护中“人”的因素
来源期刊 中原文物 学科
关键词 遗产地场所精神 建构者 保护
年,卷(期) 2013,(1) 所属期刊栏目 文物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95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吕宁 16 104 6.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遗产地场所精神
建构者
保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原文物
双月刊
1003-1731
41-1012/K
大16开
河南郑州市农业路8号
36-136
197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34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88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