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天然碱基腺嘌呤为母体,通过酰胺键和脲键引入芳环,合成出10个腺嘌呤衍生物.与腺嘌呤相比,腺嘌呤衍生物的紫外最大吸收波长红移至283~295 nm,在吸收有害紫外射线UVA、UVB方面更具优势.通过分析紫外吸收和荧光发射数据,探讨了分子共轭体系、取代基类型以及分子非平面结构对紫外吸收能力和荧光发射强度的影响,并对腺嘌呤衍生物光学性能与分子内氢键开合之间的关系作出初步讨论.
推荐文章
含腺嘌呤的杯芳烃衍生物的合成、表征及其对核苷碱基的分子识别性质
杯芳烃衍生物
腺嘌呤
分子识别
紫外分光光度法
聚噻吩衍生物的合成及光电性质研究
聚噻吩
光电性质
禁带宽度
化学氧化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腺嘌呤衍生物的合成及光学性质表征
来源期刊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腺嘌呤 共轭 紫外吸收剂
年,卷(期) 2013,(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3-188,244
页数 7页 分类号 O629.7
字数 389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焦家俊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28 79 5.0 8.0
2 张萌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4 92 2.0 4.0
3 刁玉婷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2 0 0.0 0.0
4 韩嵩喆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3 0 0.0 0.0
5 吴玉婷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腺嘌呤
共轭
紫外吸收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006-3080
31-1691/TQ
16开
上海市梅陇路130号
4-382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99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714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