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北山造山带是中亚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高级变质岩在北山造山带多个构造单元(地块)中广泛分布,被认为是造山带的前寒武纪基底,以往统称为“北山杂岩”.但是,对这些基底岩石的形成时代、来源与归属,以及是否经历了与造山作用过程相关的变质作用等问题的认识仍不清楚.本文对位于造山带南缘,即石板山地块的石板墩斜长角闪岩、白墩子片麻岩及其中长英质脉体进行了锆石U-Pb定年及Hf同位素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石板墩斜长角闪岩、白墩子片麻岩都具有~880Ma的原岩结晶年龄和~295 Ma的变质作用年龄;白墩子长英质脉体的形成年龄与片麻岩的变质年龄一致,为~ 295Ma.此外,白墩子片麻岩及长英质脉体的锆石还记录了更晚一期270~ 280Ma的变质作用.石板墩斜长角闪岩、白墩子片麻岩中原岩结晶锆石的初始176Hf/177Hf值为0.282063 ~O.282291,εHf(t)为-6.3 ~2.2,tDM2分布于1.62 ~2.14Ga之间,表明其原岩的岩浆可能起源于古元古代地壳的部分熔融并有新生物质的贡献.这反映了北山造山带南缘可能并不存在太古代的地壳基底,即北山造山带南缘的石板山地块并不是前人所认为的属于敦煌地块的一部分.石板墩斜长角闪岩、白墩子片麻岩中的变质成因锆石初始176 Hf/177 Hf值明显高于原岩岩浆锆石,反映了它们不是由原岩锆石改造形成,而是熔体中的新生锆石,代表了一次~ 295 Ma的深熔事件.这也得到了白墩子片麻岩中发育同时期长英质脉体的支持.我们认为这一~ 295Ma的深熔作用事件可能形成于后碰撞的伸展构造环境.
推荐文章
锆石U-Pb同位素定年的原理、方法及应用
锆石
U-Pb同位素
原理
定年方法
地质应用
单颗粒锆石U-Pb同位素测年研究综述
锆石
U-Pb法
同位素测年
南秦岭龙草坪结晶杂岩锆石U-Pb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研究
南秦岭
龙草坪结晶杂岩
锆石
U-Pb定年
闽西南基性岩脉中捕获锆石SIMS U-Pb年龄及Hf、O同位素特征
SIMS锆石U-Pb测年
Hf-O同位素
基性岩脉
闽西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北山造山带南缘北山杂岩的锆石U-Pb定年和Hf同位素研究
来源期刊 岩石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北山造山带 北山杂岩 新元古代 晚古生代深熔事件 基底归属
年,卷(期) 2013,(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49-3967
页数 分类号 P588.345|P597.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泽明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97 2305 27.0 44.0
2 贺振宇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1 173 8.0 11.0
3 宗克清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18 360 10.0 18.0
4 姜洪颖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3 61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5)
共引文献  (93)
参考文献  (3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179)
二级引证文献  (59)
196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6(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7(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0(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3(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4(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5(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07(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8(1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1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8(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9(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20(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北山造山带
北山杂岩
新元古代
晚古生代深熔事件
基底归属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岩石学报
月刊
1000-0569
11-1922/P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8-33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8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495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