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多聚甲醛、苯胺和双酚A为原料,固定加料方式和反应温度等反应条件,改变溶剂种类和NaOH的用量,合成了双酚A-苯胺型苯并噁嗪树脂.采用1H NMR、凝胶化时间测试、DSC等方法对苯并噁嗪的结构、环化率和热固化行为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反应介质对苯并噁嗪合成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溶剂的介电常数越低或溶剂对原料双酚A或产物苯并噁嗪的溶解性越好,越有利于提高苯并噁嗪树脂的环化率和纯度;另外,随溶解多聚甲醛时所用NaOH用量的增加,苯并噁嗪的环化率、凝胶化时间和固化峰值温度都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NaOH质量分数(基于双酚A)为0.26%时,产物的环化率最高、凝胶化时间最长、固化峰值温度最高.
推荐文章
含双DOPO的双酚A-双苯并嗪合成、表征及其固化特性
合成
热稳定性
核磁共振
双酚A
双苯并嗪
含DOPO的双酚A-单苯并嗪合成、表征及其固化特性
合成
聚合
热稳定性
核磁共振
双酚A-双苯并嗪
含DOPO的双酚A-单苯并嗪
双酚型苯并(噁)嗪热性能与结构的关系
苯并(噁)嗪
间隔基
性能
单宁对苯并噁嗪开环聚合及其热稳定性影响研究
苯并噁嗪
单宁
开环聚合
热稳定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反应介质对合成双酚A-苯胺型苯并噁嗪的影响
来源期刊 石油化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苯并噁嗪 反应介质 双酚A 氢氧化钠
年,卷(期) 2013,(8) 所属期刊栏目 石油化工新材料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07-911
页数 5页 分类号 TQ323.1
字数 420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顾宜 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103 971 17.0 24.0
2 陈凤 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32 94 5.0 7.0
3 朱蓉琪 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7 162 8.0 12.0
4 凌红 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7 39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47)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0)
194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苯并噁嗪
反应介质
双酚A
氢氧化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化工
月刊
1000-8144
11-2361/TQ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4号(北京1442信箱)
2-401
197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525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509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