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动物对植物生长不同关键时期凋落物分解的贡献可能具有显著差异,但一直缺乏必要关注。以四川盆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典型人工林树种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和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次生林树种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和麻栎(Quercus acutissima)凋落物为研究对象,采用凋落物分解袋试验,根据植物叶片物候规律在非生长季节(秋末落叶期、萌动期和展叶期)和生长季节(叶片成熟期、盛叶期和叶衰期)不同关键时期动态研究土壤动物对凋落物失重率的影响。土壤动物对4种典型物种凋落物分解均表现出明显贡献,其作用的凋落物失重率分别为:17.78%(麻栎)>14.23%(柳杉)>9.61%(香樟)>8.21%(马尾松)。相对于其他时期,四个树种的土壤动物贡献率均在秋末落叶期最小,除马尾松在叶衰期土壤动物贡献率最大以外,其余3个物种均在盛叶期土壤动物的贡献率最大,且土壤动物对阔叶分解的贡献率大于针叶。相关分析表明,除温度显著影响各关键时期土壤动物对凋落物的贡献外,整个第一年土壤动物作用的凋落物失重率及贡献率与纤维素含量和C/N显著相关,但在非生长季节主要与N含量、C/N和木质素/纤维素密切相关,而生长季节主要相关于木质素/N。这些结果为深入理解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物质循环及其与植物生长过程的关系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数据。
推荐文章
四川盆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不同物候期凋落物分解与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关系
土壤动物群落结构
功能类群
常绿阔叶林
物候时期
凋落物分解
城市化对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土壤微生物
土壤动物
群落结构
生态?
结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四川盆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动物对几种典型凋落物分解的影响
来源期刊 生态环境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常绿阔叶林 凋落叶 失重率 植物物候期 土壤动物
年,卷(期) 2013,(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88-1495
页数 8页 分类号 Q948
字数 650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万勤 四川农业大学生态林业研究所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 153 3080 32.0 50.0
2 吴福忠 四川农业大学生态林业研究所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 64 920 20.0 28.0
3 王文君 四川农业大学生态林业研究所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 6 119 5.0 6.0
4 谭波 四川农业大学生态林业研究所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 28 330 12.0 18.0
5 刘瑞龙 四川农业大学生态林业研究所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 6 119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7)
共引文献  (161)
参考文献  (2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193)
二级引证文献  (131)
192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4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7(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0)
  • 参考文献(10)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1)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23)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7(2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18(3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9)
2019(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1)
2020(2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常绿阔叶林
凋落叶
失重率
植物物候期
土壤动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环境学报
月刊
1674-5906
44-1661/X
大16开
广州市天河区天源路808号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46-272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90
总下载数(次)
27
总被引数(次)
1523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