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苯酚为模型化合物,对比了5种不同的无机还原剂和2种有机成分对高锰酸钾氧化苯酚的影响,考察了无机还原剂和有机成分组合时高锰酸钾氧化苯酚的效能.实验结果表明,亚硫酸根、硫代硫酸根和锰离子促进了苯酚的氧化,苯酚去除率提高了7%~13%;亚铁和亚硝酸根对氧化苯酚表现出先抑制后促进作用,苯酚去除率分别提高了8%和24%;卡马西平(CMZ)和双酚A(BPA)对苯酚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7%和16%.当以亚铁、亚硝酸根分别与BPA组合为背景成分时,表现出协同效应,对苯酚去除率分别高达79%和99%.还原剂对高锰酸钾氧化苯酚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产生速率和产生浓度.
推荐文章
不同还原剂对镀银铝粉的微观结构与性能影响
镀银铝粉
化学镀
电磁屏蔽
复合材料
还原剂体系
高锰酸钾对杨木单板天然花纹凸显的影响
杨木单板
花纹凸显
木材色差
高锰酸钾
高锰酸钾预氧化除硅藻的研究
高锰酸钾
预氧化
除藻
三卤甲烷
高锰酸钾氧化修污染土壤中菲和芘的研究
高锰酸钾氧化
多环芳烃
老化
土壤有机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还原剂对高锰酸钾氧化苯酚的影响
来源期刊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高锰酸钾 苯酚 还原剂
年,卷(期) 2013,(3) 所属期刊栏目 环境科学与生命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6-380
页数 5页 分类号 TU991.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军 318 7688 47.0 69.0
2 杨晶晶 6 4 1.0 2.0
3 赵吉 2 11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0)
共引文献  (28)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6(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7(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锰酸钾
苯酚
还原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双月刊
1001-7011
23-1181/N
大16开
哈尔滨市学府路74号
14-114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66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115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