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大—小兴安岭接合部出露的大面积侵入岩传统认为属于华力西期.通过对3个典型岩体的解剖,获得了最新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花岗闪长岩形成年龄为169Ma±2Ma和177.4Ma.±1.7Ma,闪长质包体为179Ma±2Ma,主量、微量元素特征表明,它们为形成于早—中侏罗世的高钾钙碱性系列Ⅰ型花岗岩.各岩体和闪长质包体均具有低ⅠSc(平均0.704668)和正εNb(t)(1.3837~3.10652)值特点,包体发育针柱状角闪石和空心磷灰石,反映岩体成因与地幔具有密切的联系.地质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的详细研究表明,各岩体具有壳幔混合成因,花岗质岩浆主要是从地幔中分离出的新生地壳和原有古老地壳部分熔融产生的岩浆,与来自亏损地幔岩浆相互混合形成的.通过区域动力学分析,认为本区大陆地壳生长可能经历了2个连续过程,首先是晚古生代造山期后岩石圈拆沉导致软流圈地幔上隆及幔源岩浆的底垫作用;区域上大范围三叠纪沉积记录的缺失说明此时应是北方造山带强烈的造山时期,这一机制很可能与蒙古—鄂霍次克海闭合造山有密切联系,之后岩石圈板块拆沉,并导致先存新生地壳和原有老地壳的部分熔融,形成花岗质岩浆,可能是引起本区大陆地壳生长的重要机制.
推荐文章
冈底斯带巴嘎区二云母花岗岩SHRIMP锆石U-Pb定年
SHRIMP U-Pb定年
二云母花岗岩
新特提斯洋
冈底斯带
巴嘎区
锆石U-Pb同位素定年的原理、方法及应用
锆石
U-Pb同位素
原理
定年方法
地质应用
小兴安岭西北部早-中侏罗世TTG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小兴安岭西北部
早-中侏罗世
TTG花岗岩
地球化学
蒙古-鄂霍茨克洋
俯冲作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小兴安岭接合部早—中侏罗世侵入岩SHRIMP锆石U-Pb定年及成因
来源期刊 地质通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早—中侏罗世 侵入岩 壳—幔相互作用 陆壳生长方式 大—小兴安岭接合部
年,卷(期) 2013,(5)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17-729
页数 13页 分类号 P534.52|P597+.3
字数 835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25)
共引文献  (3299)
参考文献  (4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512)
二级引证文献  (83)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7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4(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8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6(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8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88(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89(1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90(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199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2(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6)
1993(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1994(3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9)
1995(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8)
1996(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8)
1997(4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7)
1998(4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6)
1999(6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4)
2000(60)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55)
2001(3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4)
2002(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6)
2003(4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2)
2004(44)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39)
2005(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0)
2006(3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07(35)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8(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8(1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9(3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9)
2020(1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早—中侏罗世
侵入岩
壳—幔相互作用
陆壳生长方式
大—小兴安岭接合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通报
月刊
1671-2552
11-4648/P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45号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地质通报》编辑部
2-767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30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7090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