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旱灾作为渐发性灾害,社会应灾的过程研究有助于理解成灾机制,但“过程”量化方法有待探讨.应用文献阅读法、问卷调查与访谈法,以2010年西南旱灾的重灾省份云南省为例,基于逐日的气象观测资料、报刊资料,以及实地入户访谈结果,分别构建了云南省2009-2010年气象干旱等级的演变序列,以及不同社会主体(政府、社会组织团体、灾民)的应灾过程序列.通过比对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气象干旱重旱持续时间长,为秋冬春连旱;社会各主体的应灾过程同气象干旱演变过程,存在从启动、持续加强到减少的完整周期,但在时序上应灾滞后于致灾,干旱初期滞后明显,末期基本同步;社会各主体的应灾行为在时序和强度上均存在差异,其中灾民的应对持续时间长,以找水节水为主,而政府应灾行为集中高效,重在抗旱指导与部署.根据上述特点,提出了加强气象监测预警、媒体宣传及时性、灾民应灾能力的建议,以提高社会应灾的时效性.
推荐文章
2009-2010年贵州旱情等级评估
贵州
连年旱
旱情等级标准
评估
云南连年旱灾的社会应对行为构成及变化研究
连年旱灾
社会应对
变化
云南省
高原山地农户旱灾应灾行为研究--以云南省南涧县为例
旱灾
应灾行为
聚类分析
判别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旱情演变的社会应灾过程分析——以2009-2010年云南旱灾为例
来源期刊 灾害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旱灾过程 社会应灾 行为频次 应灾时序 云南旱灾
年,卷(期) 2013,(2) 所属期刊栏目 灾例·经验与教训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0-94,106
页数 6页 分类号 X43
字数 565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苏筠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63 941 17.0 29.0
5 孙雪萍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5 45 3.0 5.0
9 房艺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2 9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0)
共引文献  (39)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48)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11)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旱灾过程
社会应灾
行为频次
应灾时序
云南旱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灾害学
季刊
1000-811X
61-1097/P
大16开
西安市边家村水文巷4号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74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357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