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摘要:
碳量子点是一类有发展和应用前景的新型荧光纳米材料,与半导体量子点等其他荧光纳米颗粒相比有其独特的优点.首先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以乙炔为碳源制备碳微球(CMSs),然后用壳聚糖(CS)和SiO2两种不同性质的材料对CMSs进行了化学修饰的研究,得到CS/CMSs和SiO2/CMSs复合物,最后考察CMSs及其复合物在254 nm紫外灯激发下的荧光性,讨论不同溶剂和不同浓度对CMSs及其复合物荧光性能的影响.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仪和荧光光谱仪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原始CMSs、氧化CMSs、CS/CMSs和SiO2/CMSs在有机溶剂(乙醇和CCl4)和水中发出不同颜色的荧光,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加,荧光颜色向长波方向移动(紫色→黄色),且随着浓度的增加,颜色逐渐加深,浓度太大时发生荧光猝灭.
推荐文章
基于氮掺杂碳量子点的荧光微球制备和Fe3+检测
氮掺杂碳量子点
荧光探针
荧光微球
Fe3+检测
水溶性碳量子点的制备及荧光性能
葡萄糖
水热法
碳量子点
光致发光
多聚赖氨酸-量子点微球在细胞标记中的应用
微球
量子点
CdSe/CdS
细胞标记
氨基化二氧化硅荧光微球的制备及其表征
二氧化硅
制备
有机化合物
氨基化荧光微球
不对称罗丹明衍生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碳微球的荧光量子效应
来源期刊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碳微球 碳量子点 荧光量子效应
年,卷(期) 2013,(2) 所属期刊栏目 材料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4-198
页数 5页 分类号 TB33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2)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0(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碳微球
碳量子点
荧光量子效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7-9432
14-1220/N
大16开
太原市迎泽西大街79号3337信箱
1957-01-01
汉语
出版文献量(篇)
4103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899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