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研究强筋优质小麦新品种周麦24号的配套栽培措施,采用四因子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播期、密度、追肥期、多效唑对周麦24号产量和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产量主要受播期和追肥期的共同影响,与播期、追肥期呈线性关系.蛋白质含量受播期、密度、追肥期和多效唑共同影响;面筋指数、揉混仪参数8 min峰高主要受播期的显著影响.建立了产量模型:Y=554.85-49.07X1-22.55X3,预测产量最大值为10 129.5 kg·hm-2.综合分析认为,周麦24号在10月10日左右播种、基本苗210万·hm-2、2月20日左右追肥、不喷施多效唑的条件下,产量和品质较好.
推荐文章
栽培措施和环境因素对强筋小麦品质的影响
强筋小麦
栽培措施
环境因素
品质
强筋小麦品种新麦26号及栽培技术
小麦品种
强筋小麦
高分子麦谷蛋白亚基
技术
栽培
农业科学院
小麦新品种
新品种选育
栽培措施对周麦23号小麦主要农艺性状及品质特性的影响
小麦
栽培措施
播期
播量
追肥量
产量
品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主要栽培措施对强筋小麦周麦24号产量及品质特性的影响
来源期刊 麦类作物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强筋小麦 播期 密度 追肥期 多效唑 产量 品质
年,卷(期) 2013,(4) 所属期刊栏目 生理生化与栽培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32-735
页数 4页 分类号 S512.1|S311
字数 337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殷贵鸿 25 338 9.0 18.0
2 韩玉林 21 114 6.0 9.0
3 于海飞 18 90 6.0 8.0
4 王丽娜 15 67 5.0 7.0
5 黄峰 14 73 5.0 8.0
6 唐建卫 9 53 4.0 7.0
7 杨光宇 41 282 7.0 16.0
8 李新平 14 76 5.0 8.0
9 高艳 3 12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7)
共引文献  (121)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9)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强筋小麦
播期
密度
追肥期
多效唑
产量
品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麦类作物学报
月刊
1009-1041
61-1359/S
大16开
陕西杨陵邰城路3号
52-66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419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5631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