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比较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RVS)起搏与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对左右心室间收缩同步性、左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①人选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61(男39,女22)例,随机分入RVS部起搏组(RVS组,n =33)和RVA部起搏组(RVA组,n=28).②比较两组患者植入术中及术后12月心室电极导线参数(起搏阈值、R波感知及阻抗)的差异.③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2月QRS波时限;术后应用组织多普勒同步图(TSI)分别测定两组左、右心室侧壁基底部收缩达峰时间差(△Ts).评价心室间不同步的程度.④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UCG)检查,观察两组术前及术后12月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比较不同起搏部位对心功能的影响.结果:①两组患者测试的起搏阈值、R波感知及导线阻抗无统计学差异.②两组患者术后QRS波时限均较术前延长(均P<0.01),RVA组较RVS组延长更为明显(P<0.01).RVS组与RVA组△Ts分别为(27±14) ms和(90±22) ms,有统计学差异(P<0.01).③术后12个月两组LVEDD均较术前增加,RVA明显大于RVS组[(54±5) mmvs.(51±5) mm,P<0.05].RVA组术后12月LVEDD较术前明显增加[(54±5) mmvs.(50±4) mm,P<0.05],术后12月两组LVEF均较术前降低[RVS组:(0.58±0.14)vs.(0.63±0.09),JP<0.01;RVA组:(0.51±0.12) vs.(0.64±0.13),P<0.01],组间比差异不显著.结论:RVS起搏对心室间同步性、左室重构的影响要优于RVA起搏.
推荐文章
主动电极行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对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
心脏传导阻滞
右室流出道间隔部
右室心尖部
心脏起博,人工
心脏功能试验
房室结消融加右心室流出道VVI(R)起搏治疗难性房颤
房颤
房室结消融
起搏
充血性心力衰竭
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高龄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房室传导阻滞
心脏起搏器,人工
利钠肽脑
心脏功能试验
老年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对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 心脏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右室流出道间隔部 右室心尖部 起搏 心功能
年,卷(期) 2013,(5)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58-560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41.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小青 3 0 0.0 0.0
2 钱波 3 0 0.0 0.0
3 邵山 3 0 0.0 0.0
4 孙建辉 4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32)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右室流出道间隔部
右室心尖部
起搏
心功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心脏杂志
双月刊
1009-7236
61-1268/R
大16开
西安市长乐西路169号
52-131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6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8666
论文1v1指导